|
燕麦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创制项目公示信息 项目名称:燕麦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创制 完成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桂林西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青麦食品有限公司 完成人:胡新中,欧阳韶晖,李小平,李巨秀,郑建梅, 马蓁,刘柳,赵武奇,廖丽丽,李璐,陈建林 项目简介: 燕麦是国际公认的保健食品。特别是1997年被美国FDA认证为首例保健谷物后,国内外对燕麦需求急剧增加,我国消费量年递增率在10%以上。但由于我国燕麦加工落后,燕麦产业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大。本项目针对我国燕麦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加工设备落后,产品缺少标准等加工问题,以燕麦食品加工适应性评价为研究基础,以创新燕麦大众化食品、高附加值食品、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研发为目标,以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为手段验证燕麦食品的健康作用,以量效关系为切入点推动燕麦食品消费,驱动了燕麦加工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分析了不同品种燕麦的品质、建立了燕麦加工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燕麦食品食用过程中的量效关系问题,证实了国内裸燕麦片品质优于国外皮燕麦片,建立了我国燕麦片加工品种品质指标体系,使燕麦片加工企业由使用进口皮燕麦原料向使用国产裸燕麦原料的转变,增强了国产燕麦的竞争力与市场需求。 第二,发现了裸燕麦片、裸燕麦米的显著辅助降血脂作用,证明其属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GI<55);研究燕麦中燕麦β-葡聚糖的降糖降脂、抗疲劳、抑制内毒素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提高肠道细胞能荷、改善肠道菌群等方面的作用及机理,发现裸燕麦中生物碱、支链氨基酸含量较高,为燕麦特殊膳食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每天摄入40g裸燕麦产品就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能,为“三高”人群和潜在糖尿病人群健康管理提供了依据。 第三,开发灭酶、燕麦米、燕麦直条面加工设备,实现了燕麦主食工业化。灭酶新技术攻克了燕麦粉、燕麦米的储藏和保鲜难题,解决了传统灭酶方法耗时长问题,提高了燕麦产品保质期。结合我国裸燕麦籽粒特性,开发了“轻碾多磨”技术及配套的燕麦米加工成套设备,出米率提高了3倍,改善了燕麦米口感,解决了燕麦米加工技术难题。创新研制出挤压式燕麦直条速食面生产设备,实现了全燕麦面条连续化生产,提高了出品率(99%以上)和自动化水平(每条生产线需要劳动力减少80%以上)。 第四,研发出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燕麦蒸煮类食品老化控制技术,燕麦全籽粒加工、发酵和淀粉老化调控挤压技术,开发了燕麦大众化食品、高附加值食品、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6种,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燕麦产品的需求,整体提升了我国燕麦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了我国裸燕麦的产业化水平,促进了我国燕麦产业的发展。使我国的燕麦加工量由2007年的约30万吨增加到2018 年的75多万吨。 近年来新技术推广累计新增销售额24.79亿元,企业新增利润4.016亿元。获授权专利7 件,制定标准2 项,发表论文295 篇(其中SCI 论文136 篇),由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6 部。 通过燕麦加工新技术应用、新设备配套、新产品开发,基本解决了燕麦产业化过程中关键加工技术问题,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燕麦产品的需求,促进了燕麦产业发展。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15篇代表作及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 主要论文专著目录(限15条)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限10条)
|